血氧飽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結合的氧合血紅蛋白(HbO2)的容量占全部可結合的血紅蛋白(Hb)容量的百分比,即血液中血氧的濃度,是呼吸循環系統的重要生理參數,也是人體機能正常運作的重要指標。
為什么要測量血氧飽和度?
血氧飽和度是重要的生命體征之一,可以反映集體供氧狀況。如果血氧含量低,容易引發疲勞易困、精力不足、記憶力下降等癥狀,長期的血氧含量不足,還會對大腦心臟等器官造成傷害。
許多呼吸系統的疾病會引起人體血液中血氧飽和度的減少,另外由麻醉引起的機體的自動調節功能失常、手術創傷、以及有些醫療檢查引起的損傷等,都可能導致病人的氧供給發生問題而降低了人體的血氧飽和度;致使病人出現頭暈、無力、嘔吐等癥狀,重者則會危及生命。因此,及時了解病人的血氧飽和度情況有助于醫生及時發現問題,在臨床醫療領域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哪些人群需要關注血氧飽和度
一、有血管疾病的人群
有血管疾病類的人群通常血管狹窄、脆弱,供氧困難,長期的輕微缺氧會導致身體器官的慢性衰退,監測血氧指標可很好地了解免疫系統、呼吸系統、循環系統是否尚在正常運行,通過檢測血氧也能跟進治療效果。
二、呼吸系統有疾病的人群
存在呼吸系統疾病的人,比如哮喘、氣管炎、老慢支、肺心病等,因為呼吸系統困難,人體攝入的氧氣有限,經常會出現缺氧的情況,如果不注意監測的話,容易造成心肺、大腦甚至是腎臟的不同程度的損傷。
三、60 歲以上的老年人
人上了年紀,心肺器官生理老化,血液攜氧能力也會不同程度的下降。氧少了,身體的機能自然也會下降,所以老年人要定期檢測血氧含量,及時發現缺氧的情況,隨時補氧。
四、打鼾人群
打鼾可能引起短時或長時呼吸阻塞,可能會導致出現缺氧的情況,進而也會讓睡眠的質量不佳,長此以往對器官也不利。
五、長時間工作、過度腦力勞動者
長時間的腦力工作讓大腦的耗氧量增大,氧氣供應不能滿足消耗。大腦長期缺氧會引起頭暈、乏力、嗜睡、記憶差、反映遲鈍等問題,甚至會對大腦、心肌造成嚴重傷害、甚至是過勞死亡,引發猝死。建議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的人定期監測血氧。
六、在高山/高原缺氧環境里的人
海拔對血氧值的影響較大,海拔越高,空氣越稀薄,人的血氧飽和度越低。人在高海拔的地方很容易產生缺氧的情況,表現為頭暈、頭痛、耳鳴、眼花,或者產生惡心、嘔吐、心慌、氣急、氣短、呼吸急促、心跳快速無力。一般血氧低于90%,可能會存在風險。
血氧飽和度數據解讀
一般來說,正常人的血氧飽和度(SpO2 )值為 95% - 99%,氧飽與氧分壓直接相關。一般認為 SpO2 應不低于 94%,在 94% 以下為供氧不足。有學者把 SpO2<90% 定為低氧血癥的標準,當 SpO2 高于 70% 時,監測的準確性可達±2%,SpO2 低于 70% 時,誤差將增大。
對戶外/登山運動員來說,當在海拔3000米以上,心率不超過100的情況下:
SpO2> 90%:正常
SpO2 80-90%之間:輕度缺氧。
減少活動、適當休息
SpO2 70-80%之間:中度缺氧。
應適量吸氧,服用抗缺氧藥物
SpO2<70%:重度缺氧。
停止一切活動,立刻及時就醫。
關注血氧飽和度,關注健康。